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更多
学部组织
工作动态/ 更多
工作动态/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胃癌晚期联合用药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闵桂林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6期
摘要:胃癌晚期患者的治疗方案中,联合用药是较好的方式,本文就胃癌发生的因素及具体的用药方式进行分析,为治愈此类疾病积累经验。
关键词:胃癌晚期;联合用药;临床表现
胃癌在世界范围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4位,在肿瘤相关死因中列第2位。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1];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
胃癌患者多数就诊时已属晚期,往往不能手术,目前尚没有标准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年来,新药的研究与新的联合化疗方案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而多西他赛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能是近20年来胃癌治疗的最重要进展。现将我院治疗26例晚期胃癌患者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采自我院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全组共26例胃癌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4.2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腺癌。转移部位:单一部位转移10例,2个以上部位转移16例。
1.2病例入选标准①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或不能手术的晚期患者;②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胃腺癌;③具有可测量或可评价病灶;④年龄≤70岁;⑤血象、肝肾功能正常;⑥无脑转移及心功能不全;⑦预计生存期≥3个月;⑧eog评分≤2分。
1.3方法表柔比星50mg/(m2)-1,静脉注射,第1d;多西他赛30mg/(m2)-1,静脉滴注1h,第1d,第8d;奥沙利铂85mg/(m2)-1,静脉滴注2h,第1d,每21d重复。多西他赛用药前1d,口服地塞米松8mg,1次/12h,连用3d;化疗前常规给予格拉司琼止吐治疗。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0 - 欧美亚洲 国产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5225-02876号
联系我们无锡翔安汇景广场